查看原文
其他

拒绝为什么这么难

本刊特约评论员 前线理论圈 2022-11-22

“不行”“不好意思,帮不了你”……拒绝是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互动形式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面对别人的请求或期待,在需要作出拒绝的决定、表达拒绝的态度、采取拒绝的行动时,很多人会经历一番内心的挣扎:明知不情愿,拒绝的话就是说不出口,最后只得违心地接受。

拒绝既是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行为,弄清以下几方面问题,有利于清晰表达拒绝的意愿,并让对方能够接受。

否定个人还是回绝要求。我们都希望人际关系和谐,而拒绝似乎暗含对关系的否定,好像对一个人的请求说“不”,是对这个人的拒绝:我不喜欢你。我们在被拒绝时,可能也有类似的感觉。这种感觉会导致决定拒绝时心生犹豫,甚至担心害怕。

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在拒绝一个人,只是拒绝对方一个具体的要求,拒绝也许就会变得轻松很多。

比如,你上午刚结束繁忙的工作,下午还有重要工作待办,中午想稍微休息一下,此时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,希望你帮他看看下周要提交的材料。如果你担心拒绝这个请求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喜欢他,很可能就会违心地放弃休息去帮助对方。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说“不”并非不愿帮助,只是此时不能提供帮助,拒绝就不再是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了。

明确表达还是含糊其辞。当我们决定拒绝时,也需要耐心地做出相应的处理与回应。此时,拒绝的态度要清晰,拒绝的理由要充分。

比如,拒绝对方某个邀约或请求时,可以清楚告诉对方,“那个时间,我有一个重要的安排”,或“抱歉,虽然我想帮你,但我这里可能缺乏提供帮助的资源和能力”。多数情况下,理由清晰简单就好,不需要刻意详细解释,否则容易使对方感觉你在找借口,反倒产生不快。

态度清晰、理由明确,对方即使希望继续说服你,也知道如何在具体问题上沟通。若因碍于情面而含糊其辞、欲说还休,往往适得其反,对方既不确定你的态度,也无法理解问题所在,导致交流受阻,最后不欢而散。

照顾人情还是坚持原则。“伸手不打笑脸人”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,人际交往中总是有很多潜规则,让我们在拒绝时百般纠结。

在人情和原则的纠结中,先贤孔子已替我们清晰作答,他说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不用说,坚持原则是第一原则。

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,掌握拒绝的艺术,尽量做到外圆内方:不伤情面是外圆,不破坏原则是内方。

比如,有朋友提出请求:为他的儿子在你单位招聘面试时行个方便。显然,这既不恰当,又有违原则。拒绝时,可先表示理解对方的心情,然后表明自己应该坚持的原则,即单位的要求和规定。最后给予其他合理且不违反原则的资源,比如向考上的职员了解面试经验等。这样既可以让对方知难而退,又不会心怀不满;既坚持原则,又不伤及关系。

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既要意识到拒绝是自己的权利,不畏难,不碍于人情,让对方理解你坚持原则的决定;又要掌握拒绝的技巧和方法,不回避,不拖泥带水,做到明确表达和外圆内方。这样,我们才能在拒绝中塑造坚定的自我和健康的人际关系。


作者:本刊特约评论员


文章来源:《前线》杂志2022年第6期

版式:林苗苗

责任编辑:方丹敏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
欢迎投稿,转发分享
投稿邮箱:qianxianwang@126.com

推荐阅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